在组织层面上,设计在绩效管理的决策、管理和执行三个层面的人员构成和职责分工,为绩效评价体系成功落地提供体制保障;在流程层面上,遵循绩效管理PDCA循环改进原则,设计绩效管理三个阶段(“绩效计划和衡量标准”、“定期绩效指导和强化”、“绩效评价的实施”)详细的工作流程和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为IT绩效管理建立持续改进的长效运行机制;在工具层面上,为绩效评价指标和模型设计提供了一系列算法工具,并提出IT关键绩效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以固化工作流程,提高绩效考评工作效率,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准确、公平、公正,将战略实施过程可视化,提高行动方案调整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整合现有评价体系,设计以绩效改进为目标的IT绩效评价体系
综合考虑A企业现有的IT绩效管理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评价主客体和评价目标,构建同现有评价体系相整合的,与信息化的战略发展动态匹配、涵盖组织、部门和岗位三位一体的KPI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系列模型和算法来处理指标权重、评价数据,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地反映信息化部门的绩效,以及同行业标杆的绩效差距。
提出完整的IT绩效管理体系落地方案
根据A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阶段性管理需求,对未来5-10年的IT绩效管理工作提出了分阶段指导建议,尤其是对绩效评价工作难点和关键点(如绩效评价指标的更新和调整、指标权重的分配、指标筛选的依据和方法、绩效目标的确定等)提出详细的建议,并为IT关键绩效评价管理提出了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固化绩效管理流程,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效率,确保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支持A企业信息化部门根据战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及时施以控制和纠偏措施。
项目收益
通过本项目成果的实施,可以将A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公司、子公司、部门和个人层面上逐级落实,实现:
(1) A企业信息化部门就公司战略和IT战略目标和要求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沟通,在公司、部门和岗位层面上形成广泛共识;
(2) 充分认识自身IT管理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就IT战略实施的关键行动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设计;
(3) 信息化部门中、高层管理者掌握IT战略绩效管理方法论,清晰战略实施路线图,对可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有充分的认识和应对策略,并能及时、准确地监控、评价和指导公司整体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推进。
(4) 形成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动态机制,以及企业内多层面上的沟通工具,有力保障信息化能力持续改进,促进IT部门同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责编:柴森) 声明:凡注明CIO时代网(www.ciotimes.com)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IO时代网(www.ciotimes.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