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全球化竞争的到来,分布式IT项目越来越常见,这类IT项目复杂且规模大。需结合不同行业和多学科知识,需购买、外包部分硬件、软件产品,需联合若干企业共同完成。由于合作团队组织分散、地理分布,项目在实施过程新增加了许多风险因素:比如更加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有限的社会交往风险,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政治文化差异冲突,语言障碍、时区差异等等。
分布式IT项目的成功率较低。在中国,企业资源规划ERP按时、按预算成功实施并实行系统集成的不足20%,实现部分集成的仅有30%,失败率超过50%。然而,现有文献中,缺乏对于该类IT项目风险管理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分布式IT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给出分布式IT项目的定义,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项目特点、风险因素、风险分类。给出基于持续改进和共赢目标的分布式IT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1 分布式IT项目及其特点
1.1 分布式IT项目定义
本研究将“分布式IT项目”定义为“由地理上分散的两个或更多的组织共同完成的IT项目,相关组织和人员,通过契约约束,跨越空间、时间和组织的界限,使用IT技术沟通和协作,共享项目目标和成果。”分布式IT项目促成了一个临时的项目合作联盟,也称为虚拟团队(virtual teams)、虚拟项目团队(virtual project teams)、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国际虚拟团队(global virtual teams),它伴随项目机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机会的消逝而消亡。IT项目的出资人(项目建设方),也称为“项目发起人”。
1.2 分布式IT项目特点
分布式的IT项目复杂、规模大且技术密集,属于复杂产品系统CoPS(Complex Product Systems),它具有以下特点:(1)任务分布性;(2)项目合作组织临时性、虚拟性、契约性;(3)合作伙伴地理位置分布性;(4)采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沟通协作管理工具;(5)迭代敏捷开发过程;(6)时间紧迫性;(7)项目独特性;(8)创造/创新性;(9)知识迁移性;(10)不确定性;(11)最终产品的难以预见性。
2 分布式IT项目风险
2.1 分布式IT项目风险分类
将风险按类别集结,有利于项目风险管理。IT项目通常包含软件开发项目,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巨大的不确定性是整个IT项目的主要风险来源;因此,大多数学者趋向于借助较成熟的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来探讨IT项目风险管理,有的将IT项目风险因素划分为规模、技术、需求、管理、人员、外包、安全类别,或者划分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信息系统的运行两类,或者归纳为业主风险、能力风险、开发风险、技术风险4类。
在分布式IT项目管理中,工作包与数据的集成是项目成败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沿用McFarlan风险分类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集成的视角和项目管理理论出发,将分布式IT项目风险分为计划、控制、社会集成、技术集成4个类别,分别给出风险定义(见表1)。
表1 分布式IT项目风险分类表 2.2 分布式IT项目风险因素
Beise论证了在IT项目的虚拟团队中存在政治、文化、知识、技能冲突以及通信技术、组织沟通障碍风险。IT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虚拟团队的项目经理是否掌握了必要的通信技术和沟通协调技巧;研究了虚拟团队里知识转移与知识技能共享的重要性;Lu Xiangnan等通过调查上海、深圳等地的114个IT公司,证明了IT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是:项目目标和范围定义、高层支持、客户参与、计划、控制以及项目的沟通管理。
Khalfan对科威特IT项目外包进行案例研究,论证了信息安全问题是最大的风险因素,它会导致企业商业机密泄露、核心能力丧失风险;麦卓成、彭建平认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合作伙伴违约、弄虚作假等道德风险。
分布式IT项目风险,是指在IT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①由于任务的分布性,导致了任务描述的不确定风险、任务间高耦合度风险;②由于资源的分布性,导致了资源调度管理风险;③由于地理分布的时空差异,造成了伙伴间缺乏面对面交流风险;④由于社会文化、企业文化差异、语言障碍,造成了沟通协作不顺畅风险以及知识管理风险;⑤由于组织分布性,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风险以及相互信任危机;⑥由于知识的分布性,导致了组织间知识共享的障碍或者核心知识的泄漏;⑦由于沟通机制不健全以及通讯设备、技术装备不兼容,造成了技术衔接困难、项目集成风险和信息传递延迟、失真风险等,见表2所示。
表2 分布式IT项目风险因素表 3 分布式IT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IT项目重要的成功要素是拥有一个较小的范围、明确的需求和可靠的估计。分布式IT项目规模大且复杂,项目发起人应逐层分解项目总任务,将其分解成为大小合适、可控的工作单元,并且采用阶段式迭代增量的敏捷开发过程。这样可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可靠性和鲁棒性,且有利于项目风险分析、控制、管理。
(责编:chenjian) 声明:凡注明CIO时代网(www.ciotimes.com)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为CIO时代网(www.ciotimes.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